越是重要關頭,越能映照初心;越在關鍵時刻,越顯擔當本色。疫情發生以來,長發集團廣大志愿者“疫”呼百應、“疫”往無前,無畏、奉獻、溫暖的一幕幕令人感動,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國企員工的使命與擔當。
我是黨員我先上,行動書寫硬核擔當
志愿者郭春陽,自疫情爆發以來已默默堅守崗位半個多月,在十余次全員核酸檢測和數次進入封控樓棟“掃樓”任務中,一對一服務超過30000人次。為迅速成長為一名“專業大白”,郭春陽梳理服務3個街道4個小區經歷,積累不少“妙招”,比如高效利用前后兩款掃碼登記軟件,在“20混1”到“鼻咽雙采”等概念轉換中精準對接,提升工作效率;“掃樓”需要解放雙手,就在腰上纏4個塑料袋,分別裝上居民信息表、新管、標本管、充電寶等備品;自創老年人抗原自測指南等等。
3月27日,為響應全市疫情提級管控號召,郭春陽接到志愿服務點的增援電話后,毫不猶豫前往汽開區富民社區就地開展服務。在與社區工作人員同吃同住的幾個日夜中,如何在嚴峻疫情形勢下開展高質量、接地氣、有效果的志愿服務成為她心中新的課題。為了不給社區增加時間成本,她不等網格長安排任務就出發,每天早早在小區待命,隨叫隨到。疫情中的“蔬菜包”對于足不出戶的居民如同雪中送炭,無論多晚送到,她搶著卸車、搶著送貨……夜幕降臨,遠望家的方向,她摸著胸前的黨徽默默說道:“43歲,生日快樂!”
同心抗疫夫妻檔,瞞著父母并肩作戰
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”。這是一對“夫妻搭檔”的共同心聲。李陽洋和萬消音,他們既是相濡以沫的愛人,又是并肩作戰的志愿者。作為不同的民主黨派(一人中共黨員,另一人民盟人士),他們此刻的抗疫目標卻是一致的。在汽開區楊柳社區抗疫期間,他們同進同出,風雪無阻。對于組織分配的任何任務,從無怨言,都能認真完成: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消毒、人員測溫、重點卡點蹲守、路口人員登記等,甚至主動承擔起了同組志愿者們的盒飯領取發放任務。因防疫物資缺乏,他們常常將自身有限的資源優先分配給其他志愿者。工作間隙,兩人最掛念是封閉在家的父母,父母需要的時候沒有陪在身邊,他們很自責,但是他們相信父母日后一定會為兒女成為“大白”而驕傲!李陽洋說,在家鄉危難時挺身而出、在人民需要時義無反顧,這是我們永遠堅定的信念!
這位“巾幗”不簡單,帶病堅守抗疫一線
志愿者于平是長發小貸公司“黨員先鋒隊”中的一員,這支隊伍從3年前便開始了志愿之路,清雪除冰,他們為市民出行操心費力;創建文明城,他們撿拾垃圾、交通勸導;與愛同行,他們走進省孤兒學校捐款捐物、慰問幫扶。
疫情襲來,抗疫集結號響起,還在看中醫、喝中藥的于平聞令而動,火速投入到汽開區騰飛社區的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中。她主要協助社區進行核酸檢測信息登記、查驗吉祥碼、維持秩序等工作,常常不到清晨5點就出門,晚上9點才到家。東北的倒春寒,氣溫異常寒冷,加上突降大雪,站一天下來腳和腰都疼,好不容易剛好的身體又面臨反復的可能。朋友勸她說,一個女人不用要強,吃不消就退居二線,請個假吧。但是她在大戰大考面前選擇勇毅堅守,毫不退縮。于平說:“我們團隊中的許多女性志愿者、與我們對接的社區、街道的工作人員、廣大醫務工作者,太多太多“小身板、大能量”的偉大女性,她們以勇敢堅強、拼搏奉獻的姿態在這場戰疫中展示著“她”力量,我要向她們學習并最終成為她們!”
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勇敢向前,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為之動容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“疫”中,每個沖鋒一線的人都值得尊敬,每個無私奉獻的細節都值得銘記!